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近日發布報告,指出網絡游戲已經成為中小學生的社交語言,建議家長善于利用網絡游戲進行親子溝通。
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去年開展了“中小學生及其家長網絡游戲認知與態度研究”,通過在全國范圍內對中小學生及其家長一對一問卷調查,分析他們對網絡游戲的認知、態度與行為。
調查發現,過半中小學生喜歡網絡游戲,大多數中小學生認可網絡帶來的正面影響。報告顯示,73.5%認為上網能開闊視野,73.8%認為上網可以學到新知識。
調查發現,同齡人是中小學生獲悉網絡游戲相關信息的最重要渠道,超過八成中小學生通過同學或朋友了解游戲信息。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少年兒童研究所所長孫宏艷說,在日常交往中,孩子們樂于通過游戲語言來表現自己對網絡游戲文化的了解,并由此體驗到群體歸屬感,有的中小學生甚至為了得到同伴認同而去玩網絡游戲。
調查還發現,近半數中小學生樂于主動與父母談論游戲,而主動與孩子談論游戲的家長比例僅為32.4%。孫宏艷認為,產生上述差異的原因,在于家長對孩子成績關注較多,而對孩子娛樂關心較少;也或許是父母怕孩子沉迷網絡游戲,才忌諱談此話題。成年人忽略孩子的娛樂需求和交流心理,會造成家庭對話機會的丟失,久而久之可能降低親子關系。
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家庭教育首席專家孫云曉表示,在青少年時期,獲得歸屬感和友誼是他們成長的重要任務。如果青少年未能成功建立親密友誼,他們就會體驗到痛苦的孤獨感,自我價值感也會隨之降低。父母與其單純反對孩子玩游戲,不如因勢利導,把網絡游戲作為構建和諧親子關系的一個橋梁。
東北新聞網
微信訂閱號
東北新聞網
手機版
東北新聞網
法人微博
新聞客戶端
Android版
新聞客戶端
iPhone版